境随心转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17-06-07 00:02

  曾拜读《了凡四训》,感受颇深。了凡先生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,光是知命认命,那是消极且被动的;而在后期根据安命之学自强不息地改造命运,说明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、自求多福的道理,则是积极且有益的。

 我命由我不由天,世界的美好与恶劣取决于我们当下的意念。佛语:物随心转,境由心造,烦恼皆心生。境随心转则悦,心随境转则烦。这因缘的背后就是信念的支撑。生死皆由意念可转,生活中还有什么不如愿呢?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期待的行为方式,未来其实可以遇见,就在一念之间。

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打在被窝上,我们可以选择无休无止地与瞌睡虫抗争,也可以选择精神矍铄地迎接新的一天;当眼前的早餐不合胃口时,我们可以选择埋怨苦恼加上摔门而出,也可以选择先拿起馒头填饱空空的胃再说,然后煮上一个鸡蛋,带上营养的心情出发;当高跟鞋走在坑洼的水泥路上时,崴脚就成了必然,我们可以选择憎恨脚下的不平,也可以选择看清脚下的路,提醒每一步要走稳。当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量时,我们可以选择留给明天明天再明天,也可以选择当下厘清思路,做好时间规划,在第一时间去面对并解决。当看到工资卡上不多的余额时,我们可以选择频繁换岗位,只为钱多事少离家近,也可以选择看到自己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,磨练自己,积攒经验,努力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。在每一个抉择的十字路口做出不同的选择,决定我们的人生必然有不一样,这是人生的必修课,跟自己打交道,妥协亦或是挑战,也许这就是遵从自己内心的结果,境由心转,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选择,严守界限,我们只能改变自己,也正因如此,我们可以决定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以及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收获。

而这些选择的背后都是由信念决定。信念-当我们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种植在我们心灵的土壤里,他不偏不倚,就在指导我们的行为,为何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同样的事情由于信念不一样,就会伴随着世间的喜怒哀乐-情绪,投射出不一样的世界,谱写出人生不一样的插曲。

分享一个故事。一个人在河水里游泳,不幸被浪卷向下游,当他准备放弃的时候,突然想起去年夏天看到一棵大树的树枝就在前方不远处,一股求生的欲望一下子充溢着他的每根神经,他奋力挣扎,当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抓到树枝时,却发现经过一年的浸泡,树枝已经腐烂。这时候,救援的人及时赶到,他被救了起来,重新获得了生命。

当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浪潮中翻滚折腾时,你是选择放弃,认为命中注定;还是选择尝试,那棵救命稻草其实早已不在,可是求生的意念还在,我们就有希望,才有前行的方向,生命本顽强,相信个体的力量,打开心门,种下新的种子,你会自己争取到新的生命。

两岁的豆豆正处在学吃饭的阶段,一不小心勺子就会摔到地上,一个又一个哐当摔断了,当第四个勺子光荣地牺牲时,我们没有选择严厉地批评他,而是温和地提醒,然后平静地递给他一个新的勺子,并且把碎的勺子放在他能看到的地方,提醒他的同时也相信他总有一天会拿稳勺子,因为孩子永远比这些瓷器重要,经验永远比批评指责更重要,这样的信念保护了孩子的慧根,从此他学会“如果手没拿稳东西,摔到地上就会碎,就不能用了,并且成人相信他能做到,他也会潜意识中更愿去尝试并相信自己有能力。”这样的人生体会,他渐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从经验中获取能量。

六岁的贝贝看到其他小朋友已经吃完饭,准备出去玩时,她着急了,我们没有选择帮她的忙,也没有答应她不吃完就可以出去,而是平静地让她看到并接受这样一个结果:当她吃完饭,也许大家已经从外面玩回来了。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信念:任何人有能力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生活方式,贝贝同样有这个能力。她可以选择下次吃饭时更专注,努力咀嚼,当然就可以快点吃完,也就可以参与饭后的活动咯。

今天孩子如何做选择,不是由我们固有的经验去决定,而是需要我们成人更有智慧的参与,让他们从事情中去收获经验,相信他们自己一定会选择更好的方式来面对问题。有这样做事的心态也是取决于我们有着不一样的信念。

信念的种子只有种植进去了,才有可能发芽,但什么时候开花结果显现出来,不得而知,既然如此,我们不妨先去相信它吧,“生活”这位大师会带我们去求证,何必穷极一生让固有思维撞得头破血流呢,生命怎能这样被挥霍?我们本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,外面没有别人,只有自己,我更愿意选择:境随心转则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