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 Helen老师 (据同慧夏令营每晚例行教学研讨录音整理)2017-06-07 00:37
各位老师,我讲一下我的看法。我觉得,我们要清楚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很快地找到孩子们在乎的价值。这部分很重要。 …… 营地里面很多活泼型孩子,活泼型孩子虽然做决定困难,不过……第一:活泼型孩子非常喜欢被肯定,他比任何孩子都需要得到立刻的满足感,这能够推动他很快行动。第二:对于活泼型孩子,帮助别人给他的动力可能大于这件事对他自己的好处!所以一个“身份”(例如班长、组长、寝室长等等)会使他的荣誉感和集体意识变强,同时,得到公众的认可也会增加他的动力以及自信。孩子在乎的价值——从这个方向上大家可以多想想可以采用的方式,而避免只用自己的感觉和惯性思维去对待每个孩子,这是陈老师以前讲过很多次的。 …… 其实在学习上也一样,因为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,学习习惯是生活习惯的延续,生活习惯一定会影响学习,生活是孩子最根本最基本的能力,不然学习更不用谈了。这两方面都需要双管齐下。孩子在生活上依赖,在学习上也会依赖。孩子第一时间告诉别人“我不知道,我不会...”这并不代表孩子没能力,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自己缺乏意愿。所以说我们要先把意愿调动起来。孩子们在一开始拒绝时,他可能是真的没尝试过自己怎么做,也不知道该怎么做,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支持,在一旁帮助孩子引导他的思路,到孩子完成后跟他说“诶!这全部是你自己写的哦!说明你完全有这个能力。”……给孩子的承诺需要立马兑现。要坐在孩子旁边,象放大镜一样塑造孩子的成果!以后孩子再提出不会做时,老师们就可以说“诶,我记得上一次是你自己一个人做出来的,其实你是非常厉害的,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事情的。”
……
孩子一进浴室就不停地喊毛巾啊牙刷啊肥皂啊拖鞋啊,不是忘了这,就是忘了那……通过几天的观察,老师也摸清规律了,大概知道哪些孩子会怎么喊。那么在洗澡之前,孩子要冲进去了——“xxx等一等来把东西准备好。”“老师我可以了,我进去。”“再想想~再等等。”老师们都不要直接告诉他什么东西忘记拿了:“你要的东西都拿好了吗?”“老师我都准备好了!”“哦?你看还缺点什么?” 就算是一个不愿思考的孩子,一次两次三次,不断地反复提醒他,提醒他自己去想应该准备好哪些东西再行动。并且,最后进去前告诉孩子“想好了?那你进去后发现有东西没带,没有人帮你拿哦,老师已经足够帮你了,也提醒你想了,还没有带东西,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噢,因为这是你自己洗澡,是自己的问题。”“你已经这么大了,已经足够有能力把事情准备好了,你今天做好了,明天老师还需要你的协助来帮忙其他同学呢!”……把一个孩子由被动转为主动是需要训练的,而训练不是直接丢给他们,让他们自己解决。这样子就搞成套公式,只会捡到芝麻而丢了西瓜。 训练前面几天是收集信息,然后就开始训练孩子把一件事情想周全的能力,同时,我们还要在孩子的行为背后找根源,所以老师们在第一时间应该去接受孩子们呈现的情况,相信“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资源去照顾好自己的人生”,不会只是方法问题,不是能力问题,21天不是个小数目,完全有机会带来一个好习惯的开始。所以老师们要琢磨怎么促使孩子去动脑、促使孩子独立地思想。……生活习惯是很能决定孩子的学习习惯的。生活老师也是我们夏令营的核心部分。生活就是训练。孩子从早上起床整理床铺,刷牙洗脸,穿衣服以及摆放物品。到晚上洗澡就寝,一件件事情都是训练机会,一点一点,习惯就有调整的希望……
Helen 发 言 周雨琦 录音整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