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管理训练 (据同慧全能夏令营每晚例行教学研讨录音整理,节选)

2017-06-07 00:22

每天孩子做暑期作业时是行为训练。

训练什么?一个是自我管理能力,自我管理有个基础是自控对不对。自控基础训练,首先还是要减少外界干扰,最好外界信息都是帮助他集中注意力和自我放松的。你们应该有听到做作业时都有放音乐的是不是?这个音乐是特别挑选过的,而不是外面常见的乱七八糟的东西!听到是什么样的感觉?让人心静对不对?人心能慢慢沉下来,这是我在营造一个场域,你们要懂得利用这个能量,继续把这个沉静的感觉往前推进——一个人只有安静下来才能面对自己的内心,才是所谓真正自控的开始啊!

为什么啊?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这样的困扰,就是自己的情绪无法掌控?不知道为什么就很烦、发火、郁闷等等。其实啊,我们以为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,这是一句假话,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。这是什么意思?禅宗讲“做得自己的主”,我们以为我们在做自己的主,其实我们所有的行为、想法的背后都有另外的东西在驱动着我们,西方心理学叫作潜意识,其实这个潜意识背后还有主人。怎么办?

……(略)


我们以为我们在奋斗在努力,在忙忙碌碌,在追求各种我想要的东西,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人生的大悲哀——我们追求的,我们想要的,不见得都是我们真正需要的…...为什么啊?因为心里妄想分别执着太多,又被外境不断牵引,就整个心猿意马,《老子》说“令人心发狂”!

怎么办?


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修行都有一个基本的起点,就是先安静下来,先止静,心才能回家。很多时候我们要攀缘,就好像猿猴一样到处找外面的各种缘分,到处找,到处抓,就是不能安住本位!你们很多人已经有这样的习惯了,比如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,微信响了也看一看,就算不响也时不时刷新一下……这就是攀缘!吃饭就是吃饭嘛,我们这样,至少对消化不好嘛,这是身体上的反应;心理上的反应尤为严重啊,心静不下来啊。连带着人就浮躁,情绪反应不良等等。……所以说你要管理自己的情绪,先不说主宰自己的人生啊,你连自己的情绪都管理不了!所以说每次我们莫名其妙郁闷,忍不住发火,和别人斗气……这时候想想我的话,就知道原来我真的做不得自己的主!后面有个东西在起作用!在牵引驱使我!

……(略)

所以做作业的训练,首先是要帮助心静,心要回归,要回到自己的身体里来,心回不来就会在外面攀缘,妄想层出不穷。所以说什么是真正的心静,静和动的关系,我已经讲过了。

……(略)

第二个,自我管理是什么,还需要能力地支持。


孩子们做作业,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:啊老师这个怎么办那个怎么做我不会,或者是找旁边的讲讲话啊,搞搞这搞搞那就是没认真做啊对不对?一方面因为心在外面攀缘,自控不够;另一方面是脑中没有思考的习惯。


我反复强调过,孩子们都有足够的能力,有足够的力量,只是从小没有训练,大人们不给他们机会,所以大脑就空白了!然后碰到问题要么就问别人啊,要么就干脆罢工啊,发呆啊。比如说一小时的作业要三小时啊,有这种苦恼对不对?本来觉得作业这么容易做,结果大人转一圈忙了很多事情回来,看到作业还没怎么动,你问他在干吗?他看起来也没在玩,还是老老实实坐在位子上。很多人是这样对不对?也是坐着看起来在做事,但是不知不觉时间就过了,也不知道在干嘛,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啊?甚至大人自己都有这样的时候吧!

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你们上网的时候,可能本来有个具体的目标说上网要查什么东西,结果一打开网页,各种链接就点过去了对不对,诶,这个好玩点进去看看,另外那个图片看看,过了半个小时“诶?我在干嘛?”什么也没搞,对吧!这就是攀缘的真实写照,不停无脑地攀来攀去,极大地浪费,而且最要命的是不知不觉!

……(略)

好,说回来。大脑空白,没有思考的意愿和能力,我们怎么训练?希望各位老师深切地体会!

大环境已经营造了,我们是不是要更加慎重地对待孩子们讲小话这样的事情?看到就要提醒,或者换位置。给那些能够保持安静的孩子们一定的奖励,追求快乐非常重要,人做事两个动力:一个追求快乐,一个逃避痛苦。让孩子们多些快乐好不好?

……(略)

刚才说过了主动关切,跟踪观察,激发专注。还有一个呢,大家已经知道逢到问题不要马上给答案,还要学会怎么引导。我们要先了解他现在的知识水平、知识结构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准上,然后可以尝试着能够将这个问题怎么样细分?细分、下切,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,将问题下切到他能够理解或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上,然后再帮助他一步步反推回来,这是一个思路。


孩子问题过来,我的习惯就是,我也问题回去,我一般用问题去回答孩子们的问题。他问我为什么,这个怎么做,我说诶你自己觉得可能哪里不会?有的孩子说不出来哪里不会。我看看这题,大概了解这个题和什么原理什么公式有关,然后这个原理假设又和两个定理有关,这两个定理又有四个要点。我可能就先问这四个要点ABCD,会哪一个?他说会C,“那C有什么特点,与A和B有什么关系呢?”慢慢的可能就会拿到与这个题目有关的东西,当然这只是一种方法,还有其他很多种方法你们随便用。总之就是去引导孩子们的思路,重点不要在快速做出答案好不好?思路重要答案不重要!当然最后的答案还是要写的啊。(众笑)


核心在这里,让他去学习怎么样去思考问题,而不是我们帮他思考。很多时候啊我们会以为我们是在引导孩子思考,但是我们有时候会把这句话执行为“你这个会吗?你看这样行不行?那样行不行?”恨不得就把方法告诉他了,我们是在帮他们思考,带领他们思考,而不是引导思考的能力!大家回去仔细体会。

……(略)


每天作业一个小时,就是行为训练。孩子们自己定计划,训练他们的统筹能力、自我做决定的意愿和能力,更关键的是,让他有自我承担责任的经验。他自己定的计划,自己要完成,也赖不得别人。完不成,他自己要付出代价,比如晚上的活动参加不了,只能补作业,今日事今日毕嘛。比如今晚就有自治大会对不对,他就只能干着急。


这个代价怪谁呢?一方面他怪不到别人身上,当然是他自己自找的;另一方面各位老师,我们是不是也要自我检查一下?是不是我们大人没有做到该做的事情?在一个小时当中没有给他足够的支持,所以最后他就剩下一个烂摊子,他自己要重新再捡。最后还不是要大人再去盯?所以说啊要想到另外一个重要的观念——什么叫时间管理?在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把事情一次做好,因为做不做好,你都同样花这么多时间。你一次做好就不用花更多时间来擦屁股,你们想想是不是一次做到位更节省时间?最有效率?效果最让人接受?而且你补来补去总会有洞,搞不好越补越多,浪费了更多时间!这个观念供你们参考,想一想如何花同样的时间,做同样一件事情,能达到更多样的效果,随手拎来,能照顾到更多的方面,一举多能,而不是仅仅完成事情本身!这才是高效的时间管理!高效的教育管理!

……(略)


拙  方   讲       述

周雨琦   录音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