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给自己做老师的这几年 Maggie 同慧团队伙伴

2017-06-06 22:10

   一转眼,告别自己的学生时代已有五年多,还清晰记得给自己上课的那些老师们:办公室里交谈的亲切,课堂上对某位学生的严厉,讲解重点时的循循善诱,开班会时的恳切言辞 … … 想想当初自己义无反顾的选择,是否因为内心早已经埋下了这个愿望——成为一名平凡的老师,陪伴一群天使般的孩子们。

   虽目睹过很多老师的方式方法,但对于刚开始涉入教学的我,依旧是迷惑和未知,更多的是体验和参与。第一次正式走入课堂是一个晚上,虽然提前已经做了备课、讨论、演练等工作,可在跨入教室门的那一瞬间,还是会有点不知所措:第一次看见那些陌生的脸,该说些什么呢?当其他孩子已经投入到模仿表演的气氛中,却突然感觉到旁边有一双无所谓的眼睛在注视着我,那一刻我还完全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“不配合老师”的情况出现,更无从去引导和干预,只是干巴巴的一句:难道你不要加分奖励了吗?回应我的却只是沉默。

    随着团队内训的次数增多,我开始找到一些关于如何与孩子打开话题,怎样带动和鼓励孩子的方法。一次次的课上课下,我以为我不再迷惑,但在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的时候,当我独立面对一群孩子,我发现自己又开始没有头绪:不知道该怎样让他们团结在一起,班级的目标该如何传递和建立,孩子们出现一些矛盾和状况,我也不确定该怎样妥善解决 … … 一次次的挫败感让我一度认为自己是否不适合当老师,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

  记得第一次看的团队推荐书籍:跃儿的幸福。里面的孩子们,不被大人们所理解,可在她的描写下,俨然都是天使:突然丢给老师一串贝壳手链就赶忙跑开的小姑娘,举着一幅画满“驴粪蛋”的画飞奔出教室的小荣,那个等待着被驯养的小狐狸般的儿子,这一幅幅带着幸福感的画面飘荡在我的脑海里,也再次让我有了尝试的热情。那一刻,我知道了该从哪里开始:用爱和心——带着真诚和爱去理解孩子,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,学会爱的能力。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。

   带着这份爱,回头再看看那个夏令营里“惹了很多次麻烦令我头疼焦虑”的孩子,原来他是这么可爱和智慧,他的世界里,语言是跳动和有生命的。背诵校训时,他告诉我:“老师,真正的爱是爱有生命的事物,还要爱没有生命的一切。”一次违规后,他自己反省:“我虽然做到了尊敬师长,但我没有做到缅怀祖先。”甚至有一段时间,每到下课他就神秘的跑到一些植物面前念念叨叨,后来他与我分享这个天机:“植物也听的懂人的语言。如果每天对它说一些赞美的话,它会越来越有生命力,长得越来越好。这是在一本很厉害的书上看到的,我正在试验。”——我越来越多的了解到孩子的世界,他们天性中的真善美就这样向这个世界敞开着,从不掩饰,从不犹豫。这是一股力量,可以软化每个被世俗所覆盖的心。

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久,我感觉到内心那股爱的源泉就会愈加丰盛,也更让我体会到什么叫教学相长。原来我总以为老师就是用高人一等的身份来教育学生,现在却越来越多的发现,孩子们给我展示了更多我所不知的一面。他们像一面镜子一样,时时让我窥见身上的不足,让我不断调整和反省,同时也给了我一股推动的力量,让我持续学习和探索更多。

记得一次在课堂上组织孩子们进行英文辩论,主题是关于电脑的好处和坏处,他们能够从学习,交友,娱乐,游戏,购物等各方面来讲述自己的观点,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。让我更多的理解了语言规律中“输入”与“输出”的关系,也看到,在我们给孩子足够的支持时,他们能发挥多大的潜力!

  一次放学后,两个男孩子在办公室里安慰另一个抱怨妈妈的男生,一个孩子说:“人都是有两面的。你的妈妈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,现在因为你很生气,所以你只看到了你妈妈身上的刺。”另一个说:“其实爸爸妈妈们经常唠叨是想帮助我们改正,希望我们好的。我在一年级时不懂事也经常因为妈妈的话而生气,现在长大了就不会了。”我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他们的交谈,心里满满的是为孩子们的骄傲。他们对父母的理解和包容是我们不曾发觉的。在很多家长或成年人看来,情绪不好了或孩子的某些行为让我们烦躁了,我们可以随时大发雷霆,甚至教训呵斥孩子,事情过后理所当然的还要求孩子像以前一样,继续敬爱着我们。试想,如果是两位成年人之间发生这样的事,被训斥的一方是像孩子们一样“健忘”,继续完整的接受我们,还是很有可能恼羞成怒或耿耿于怀呢?

   这一路由迷茫到好奇,从懊恼到欣慰,从自以为是到时时自省,真的为有这样一群天使在身边围绕而感到幸福。见证着我们的天使们一路欢笑和成长,相信借助获得的这份爱与幸福的力量,我会越来越真实的符合“老师”这一身份。

   教育者的最高境界是帮助自己和他人觉悟生命的智慧和本质,正如佛陀修行众多法门最终悟道,传法四十九年,践行教育者的职责。谨以此勉励自己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和成长,找到原本、智慧。